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日期: 2021-04-19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的重要论述,组织公司系统各单位广泛开展学习重要论述,追思英烈事迹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弘扬英烈精神、铭记光辉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激发奋进力量。

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5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一群风华正茂的科研工作者们来到这里,毅然背负起报国兴邦的历史重任。他们隐姓埋名、夜以继日、不懈奋斗,终于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让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了起来!”4月2日,在摆放于“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中央的东风导弹模型前,青海海北供电公司青年党员余彪向该公司前来学习的党员介绍。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020年9月,作为在中组部备案的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揭牌成立。国网海北供电公司党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培养了15名红色讲解员,组织他们用生动的事例,向海北供电公司党员干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事迹。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国网海北供电公司员工宣讲学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

  在“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国网海北供电公司党员参观了实体模型展览。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峥嵘岁月。参观人员深入学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站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曾经奋战过的土地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懈奋斗。”青年党员余彪说。另外2名讲解员以“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为主要内容,以诵读的方式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刚才的讲解给了我深刻的感受,让我更深入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今后,我在工作中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把工作干好、干出彩。”运维检修部党员薛天鑫说。

开山岛上话初心

  “这是我们为岛上准备的全电厨房设计方案。你们以后守岛做饭就再也不会因为燃气不足而担心了!”4月7日,国家电网江苏电力(灌云开山岛)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灌云县供电公司营销党支部书记张珏在开山岛上查看守岛民兵们的厨房后,在炊事班门前对守岛民兵于洋海说。

  4月,开山岛上春暖花开,海风拂面。国网灌云县供电公司开山岛党支部、营销党支部、输变电运检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山岛党员服务队队员赴开山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追寻英雄足迹,增强党性修养,也为守岛民兵提供服务。灌云县供电公司党委为了更好服务开山岛守岛民兵专门设立了开山岛党支部。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党员服务队队员学习“时代楷模”王继才的先进事迹。

  活动当天,在驻岛讲解员的引导和带领下,开山岛党员服务队队员沿着“时代楷模”王继才守岛巡岛的路,仔细检查智能微电网和海水淡化项目。在国旗广场,开山岛党员服务队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在开山岛礼堂里聆听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专题党课。

  开山岛党支部党员陈卉清介绍:“在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采用了‘实景党课’的形式,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专业特长,不局限于为智能微电网和海水淡化项目提供运维保障,而是深化拓展对海岛用电的服务内涵,把学习党史与为民办实事深度融合。”

  “我们值守海岛每天都会有200多千瓦时电和超过10吨淡水供应,生活用电用水不存在任何问题,唯独怕烧菜做饭时燃气突然没了。现在,开山岛党员服务队队员要为岛上改善炊事环境,打造全电气化的厨房,我们以后不用再担心燃气不足了。”守岛民兵班班长孙存东说。

百名党员忆党史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革命理想高于天,艰苦奋斗永不过时。”

  4月8日,天津送变电公司组织党员观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视频,开展党史故事分享并交流研讨。从中共一大到古田会议,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到开国大典的振奋人心,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全民抗疫的人民至上,视频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舍生取义、艰苦奋斗、忘我奉献的一段段感人故事,给在场的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天津送变电公司党员开展党史专题学习。

  党员施文和刘福莹分别分享了陈望道与《共产党员宣言》的故事和红军长征中“半条被子”的故事。他们的讲述让广大党员对这些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天津送变电公司党委开展“忆党史、强党性”主题活动,定计划、选主题、排档期,按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主要历史时期,精选重要的历史事件、党史故事共100个,组织各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百余名党员,按照时间节点录制视频,每周推出1~2个专题,让广大党员更好地感悟、传承共产党人的初心,目前已录制完成6期视频。

  天津送变电公司党委将组织“百名党员忆党史”线上讲评展活动,根据评选出来的优秀党史学习视频,组建党史宣讲团赴一线班组、施工项目部进行党史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同时,该公司党委将组织党史知识竞赛、“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共产党员突击队实践活动等,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感悟军民鱼水情

  4月8日,国网浙江庆元县供电公司组织青年党员来到革命老区斋郎村,走进斋郎战斗指挥部旧址,现场聆听92岁的叶庆炉讲述他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

  1935年4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500余人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的率领下从福建寿宁县进入斋郎村。“当时我们对红军不了解,以为又是‘兵匪’进村,都逃进山里避难了。斋郎村几乎就是个空村,根本看不到人。”叶庆炉回忆道,“那时候我才6岁,大人们都挑着粮往外逃,姐姐带着我也跟着逃。但在逃跑途中我扭伤了膝盖,不能走路。无奈之下,姐姐只能把我又背回了村里。”

  叶庆炉和姐姐躲在了民房里。因为一只膝盖已经肿得像皮球一样大,叶庆炉疼得直哭。“当时我实在是疼得忍不住了,姐姐只能干着急,陪着我一起哭。而这一哭吧,把驻扎在村外的部队给引进来了。”回想起当时的画面,叶庆炉有些激动,“没想到来的不是‘兵匪’,而是红军。有两个红军战士端来了两碗用青瓷碗装的面,还特意拿来药膏,帮我清洗上药。过了两天,有几个胆大的村民偷偷回家查看,看到红军没走进农家半步,还把村里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知道红军是农民兄弟自己的军队,就上山将村民们都叫回来了。”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国网浙江庆元县供电公司党员听叶庆炉(左)讲“红军碗”的故事。

  1935年4月28日,斋郎战斗正式打响。为帮助红军打跑国民党军,斋郎村村民自愿请命挖战壕、送弹药,甚至主动帮助红军打扫战场,使红军挺进师摆脱了敌人前堵后追的困境,为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这次战斗被粟裕大将誉为“我军挺进闽浙边以后的关键性一仗”。斋郎战斗后,红军挺进师主力乘胜迅速挺进浙西南腹地,掀起了浙西南革命高潮。

  在红军驻村的6天里,叶庆炉和姐姐每天每餐都能吃上热腾腾的“红军饭”。可是,到了第6天,红军走得太急,把两个青瓷碗落在了他们家里。“当时,为了防止敌人反扑、报复,父亲带着我半夜偷偷在菜地里挖了坑,用纸包好两只碗,埋在了地下。全国解放后,我们又把这两只碗挖了出来。”叶庆炉老人说,他们已经把两只“红军碗”当成了传家宝。

  听着叶庆炉老人讲述两只“红军碗”的故事,在场的党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2014年1月9日,叶庆炉把这两只碗捐献了出来。如今,这两只碗一只存放于斋郎战斗旧址纪念馆,另一只收藏在浙江杭州军史博物馆。它们都在向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诉说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与斋郎人民的军民鱼水情。

  信息来源:国网宣传部,各相关单位,国家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