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写忠诚

记武安市供电公司“双节”保电中的人和事
发布日期: 2013-03-01

  “请把拆下的电线盘好放到车上。”2月26日9时,武安城东营业站员工王伟和李金海在安全员祁文生的监护下,将位于武安市双马广场的元宵灯展配电箱电源线拆下来,抬到工具车上。

  至此,武安市供电公司2013年春节、元宵节保供电工作圆满画上句号。在这短短十几天的保电中,该公司广大干部员工战低温斗严寒,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无论是在偏远山区的变电站里、在茫茫寒夜处理故障报修的路上,还是在元宵节灯展蹲守的现场,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奔忙的身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用特有的坚守,在这场“双节”保电战役中,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

  五百人的坚守 筑起保电长城

  2月9日,武安市供电公司员工籍卫星是在紧张、忙碌中度过的。早晨一上班,他和同事赵伟就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工作着,核算电量平衡率,进行设备切换试验,红外测温,监测负荷……因为是除夕,再加上天气寒冷,他们工作时比平时更多了一份认真和细致。

  夜幕慢慢降临,值班室显示屏上的负荷曲线正在慢慢攀升。不远处的城区方向,阵阵鞭炮声开始密集起来,千家万户已开始准备吃年夜饭,观看春节晚会了。这时,武安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安全员王雷为他们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新春的祝福。“这本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你们为了工作,却不能与家人团聚。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度过这一时刻吧。”王雷动情地说。

  次日,大年初一零时30分,又到了巡视时间,籍卫星和赵伟走出灯火辉煌的主控室。一阵寒风迎面扑来,籍卫星不禁打了个喷嚏。他们行走在高大的主变前,巡回于开关林立的设备区,远处璀璨的万家灯火和阵阵鞭炮声让籍卫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为自己从事的光明事业而感到自豪。

  除夕之夜,武安市供电公司系统有近500人甘愿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在调控中心电网负荷的监视屏前,在故障抢修的路上,在重点台区变压器蹲守中,像一道钢铁长城,守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别样的拜年 守望万家灯火

  2月10日大年初一,凌晨3时50分,一辆橘黄色的电力抢修车急驰在武安市中兴路上,车上的城区供电所所长翟红兵正赶着要去“拜年”。此时,道路两旁五彩的节日灯交相辉映,耳畔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翟红兵却无心观赏美景,径直向前驶去……

  5分钟后,他把车停在富强路桥后变压器前。“B相电流460安,C相电流470安……”黑暗中,三四个人手持电筒在配电箱前晃动。“过年好,给大家拜年了,大家辛苦了。”一下车,翟红兵便向黑暗中的人走去。“所长好,现在配变正满负荷运行,我们刚测过电流。”城北营业站员工任海青说。“大家多用心,一定要密切注意负荷,如发现异常,马上采取应急措施。”翟红兵坚定地说。

  几分钟后,辞别北站的员工,翟红兵又驶向下一个台区“拜年”。

  铁军不卸甲 点亮元宵夜空

  “Very  good!‘捉黄鬼’这项古老的民俗,独具特色,对研究人类民俗文化来说是多么弥足珍贵啊!”2月24日,一位来自美国的友人在武安市冶陶乡固义村观看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傩戏》“捉黄鬼”文艺演出之后,感慨万千。

  武安市固义《傩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捉黄鬼”则是《傩戏》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头戏。它作为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每年只有元宵节时才进行演出。演出期间,人海如潮,演员们更是个个磨拳擦掌,激情澎湃。此时,一群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供电员工,正一丝不苟地坚守工作岗位,密切关注演出电力设备及临时电源点安全运行情况,全力为文艺演出保电。“当时演出现场的观众和演员加起来近万人,这样的演出,如果停电可不是小事,所以我们寸步不离地守在电力设备前。”保电队员孙书凯向笔者介绍保电情形。

  据了解,为确保此次演出正常进行,武安市供电公司冶陶供电所组织员工及早介入,提前安排专人巡视线路、检查设备,对涉及演出的6个保电点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布控,专门成立了保电工作小组,建立了临时事故抢险队伍,制订了技术措施,编制了事故抢险预案,做到了人员、物资、车辆“三到位”。

  元宵节期间,武安市供电公司保电队员不辞辛苦、尽心尽责地为元宵保电服务。他们充分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为元宵夜守护光明,使武安多彩的夜空更加绚丽。(陈会军  陈四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