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 更精准调控

省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 2012-09-19

    “在‘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国内首次实现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平台的省地AVC闭环实控,成为国内第一家主备调全部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备调同时具备变电站遥控功能并实现自动同步的省级调度机构、网内14座50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数据优化、认证安全’……”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如数家珍一般介绍着在“大运行”体系建设中所取得的一次次突破和一项项成就。

    对省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建设者们来说,刚刚过去的8月是紧张忙碌的一个月,同时也是收获成果的一个月——8月15日至31日,在省公司全面验收中,凭借这些扎实过硬的成绩,“大运行”体系建设以99.9的高分通过验收,为通过国网公司总部验收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更让他们欣慰的是“大运行”体系建设收到了实效,在实际工作中人员更紧凑、衔接更顺畅、调控技术更先进,在轻松高效的工作中真正实现了“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的目标。

超前谋划   打好弯道超越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运行”体系建设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需要,为建成集约高效的“大运行”体系,省公司早早开始谋划。

    事情还要从3年前说起。2009年国网公司首批开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省公司敏锐地意识到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主动请缨,在衡水地调试点建设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开启了“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历程。建设过程中,省公司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到江苏、福建公司等进行广泛调研,深入了解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0年12月,衡水和邯郸地调率先实现了“调控一体化”,衡水地调还成为国网公司系统第一家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调控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的地级调度机构,项目的成功为省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2011年,省公司在四季度工作会上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大运行”建设者们迅速行动,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小组即刻成立。在实施方案制订过程中,省公司多次召开党组会、总经理办公会和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细化实施方案。

    针对 “地调少、县调多”的实际情况,省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充分论证,大胆提出在具备条件的石家庄供电公司开展探索实践,将周边4县52座35千伏变电站设备的调度和监控权上划至地调。这样一来,管理层级更加扁平,管理链条大为缩短,劳动绩效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省公司还将全部99家县调的继电保护整定业务整合至6家地调,县域设备保护定值生成时间减少了一周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大运行”体系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程度。

    超前谋划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依托已经建成的省市“调控一体化”平台,逐站、逐间隔制订停电改造计划。截至目前,省公司已完成综自改造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836座,综自化率97.4%,其中500千伏变电站综自化率达到100%。

    为了同国网公司保持一致,省公司积极参与国调中心“大运行”方案编制,统筹协调两个“一体化”工作,领导多次带队向国调中心汇报,方案几易其稿。2012年1月13日,实施方案顺利获得批复通过,轰轰烈烈的“大运行”体系建设就此拉开大幕。

创新引领   全面提升精益化水平

    如何让“大运行”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是简单地更新设备,还是单纯建设新的操作系统?省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建设者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京石—石武高铁牵引站准备投运。高铁站投运一向是个难题,在2010年沧州220千伏城关高铁站工程投产中,高铁未运营使得线路负荷为零,带实际负荷向量检查根本无法进行,工程投运一再被耽搁。在“大运行”体系建设中,这一难题被成功解决。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员工积极应用投运前继电保护向量检查技术,成功解决了高铁牵引站带电初期难以进行向量检查的问题,提高了电铁牵引工程投运效率和供电可靠性,省去了铁路方面专门调用重载试验列车试跑环节,得到了客户高度赞扬。

    这项技术不仅让客户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更让电网建设者享受到轻松便捷。新建的涞阳变电站220千伏部分投运仅用时2小时31分,创历史最短纪录,以往变电站投运连续几天昼夜不分的景象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随着“大运行”体系逐渐运转,“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建设者们发现,“大运行”体系和“大检修”体系之间横向信息互联存在着障碍。这个问题同时关系到“大运行”体系和“大检修”体系的建设成效,必须得到解决。通过两个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设备元件智能匹配等技术,“大运行”应用系统实现了动态展示“大检修”应用系统设备台账和缺陷信息,“大运行”系统停电设备与“大检修”系统设备台账和缺陷信息关联,调度停电计划与生产检修计划关联,调控管理人员对设备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设备停电计划,减少设备停电次数,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在开展“大运行”体系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时,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还注重自主创新,远动定值自动导入工具就是其中之一。有了这一得力“小助手”,定值单到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点表实现自动对应,工作效率提升近50倍,创造了一人一天接入13个厂站的纪录。

    仅在“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建设者就提出创新成果130项。创新的过程就是员工熟悉“大运行”、研究“大运行”的过程,而创新成果的应用,则是对 “大运行”体系的完善。在一次次创新的过程中,“大运行”体系逐渐发挥出最大优势。

连创佳绩   精准智能驾驭电网

    有了这样一支不断钻研、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省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捷报频传,佳绩不断。

    省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省地AVC闭环实控,覆盖河北南网全部主力发电厂和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并试点完成AVC省地县三级协调优化。对于它的成效,一线员工感受尤为明显。原沧州于姚监控中心的监控员把自己前后的工作情景做了简单对比,“我们辖区内有40座变电站,以前每座变电站每天都需要在不同时段手动投切电容器,一天下来,光投切电容器就得至少4个小时,同时还得需要人工监控电压越限情况,既费时又费力。现在设备都实现了自动调整,我们一下轻松了,只要做好监视、巡视工作就好啦!”

    6月17日,省调主备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同步完成宗州500千伏变电站遥控试验,成为国内第一家主备调全部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备调同时具备变电站遥控功能并实现自动同步的省级调度机构。

    短短十几天后,省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和“调度一体化”四项核心业务应用功能上线运行,河北南网实现了集控模式从变电运行层面向调控运行层面的升级和转化。截至目前,系统共计接入直调厂站202座,对238座厂站建模,接入遥测点57396个、遥信点47031个,绘制画面1000余幅,优化和梳理站端信息60000多条,电网与设备运行信息实现“零媒介”传递。两个月后,沧州地调率先完成地级备调建设,其他5家地调计划9月中旬完成备用调度建设。届时,省公司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地级备用调度建设的单位。

    9月7日,随着辛集500千伏变电站最后一个告警直传点传动试验成功,省调负责监控的网内14座50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数据优化、认证安全”,标志着省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全面实现调控数据优化。“我们监控的告警信息从每站3000多点减少到不足1000点,还可以通过告警直传快速定位故障设备,工作量减少了,效率还提高了!”省调监控员诸罡说出了许多监控员的心声。

    回顾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在省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大运行”体系从无到有,借助高质量推进变革,不断实现突破,在未来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这样一套运转有效、轻松便捷、精准智能的“大运行”体系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庞彦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