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三届“能工巧匠”(一)

发布日期: 2012-05-22

单东阳:创新实践结硕果

  “他对待工作严细认真,任务重时拼命干;他敢于创新,用心钻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是我们的好班长。”这是单东阳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在石家庄供电公司,单东阳可是名副其实的“明星”:国网公司“劳动模范”、河北省“能工巧匠”、石家庄市“金牌工人”、省公司“建功立业标兵”……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

开动脑筋   当好创新排头兵

  “创新是为了让工作更便捷、更高效,而动力则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这是单东阳对创新工作的理解。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加速发展,检修工作也在急剧增加。作为班长,单东阳深知肩上的担子,每次从工作现场回到办公室,他都会对一天的工作进行认真分析,什么地方影响工作效率,什么工器具用得不顺手,什么工作方法需要改进,他都会一一进行思考,有了解决的方案就立即行动。

  在常山220千伏站更换电流互感器盒式膨胀器工作中,单东阳发现,拆除膨胀器时,人员站在6米多高的梯子上用绳子下放100多斤的膨胀器,工作危险性较大。为此,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收工时,看见工作人员在收升降梯,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可以借鉴的东西吗?他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班组人员,经过讨论分析,最终研制出“CT膨胀器吊装移动平台”。通过现场试用,该设备十分方便、安全,安全系数达到了100%。

群策群力   激发班组创新热情

  “一个人搞创新很难有大的成效,只有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创新才能释放出生机和活力。”在创新实践中,单东阳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使班组人员都投身到创新工作中,单东阳制作了“班组创新荣誉展板”,对每个员工的创新成果实行“星级评定”,此举极大地激发了班组人员的创新热情。他还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在创新推动上实行“创新项目模块化、创新责任具体化、创新评比星级化”,将创新项目分解细化为指标,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人员的专业特长,按照模块划分责任范围,确定项目责任人,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形成。

  “一个班组13个人,每个人都有成果,人均四五项,其中多项成果还在电力系统得到推广……”多家媒体对单东阳所在班组的创新热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创新管理   班组面貌日新月异

  面对与日俱增的工作任务和安全压力,如何解决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提高安全水平和工作效率,成为当前形势下班组建设的关键。单东阳清醒地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创新。

  单东阳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动班组人员,鼓励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对班组办公区和仓库动起了“手术”,并制订了办公区域定置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办公用品的摆放。他还组织班组人员绘制了所辖变电站的一次接线图和设备位置图,根据各站开关柜的实际情况绘制了《开关柜断面图》、《开关柜联锁操作手册》,不仅给工作带来了便利,也成为员工培训的实用教材。

  自2008年以来,单东阳带领班组人员共取得创新成果80余项。其中,3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项创新成果获得省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李毅   张艳)

  

李晓影:创新工作带头人

  从一名刚走出校门的普通员工,到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负责人,再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先后被省、市公司评为“十大女杰”、“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建功立业标兵”和“专业技术标兵”、“优秀培训师”等,今年4月,又被省总工会评为河北省“能工巧匠”。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她,就是保定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一工区综合自动化班技术员李晓影。

用努力迎接挑战

  2005年8月,大学毕业后的李晓影成了保定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一工区的一名员工。经过一年多的实习,李晓影主动要求参加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队。当时,很多人都劝她说改造队工作很辛苦,不适合女孩子,她却执拗地用一句“专业不分性别”谢绝了大家的好意。

  虽然是个女孩子,可加入到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队后,李晓影和男同事一样,摸爬滚打在基层第一线,顶酷暑,战寒冬,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两年的改造队经历让李晓影赢得工作中的第一桶金——实践知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2008年下半年,李晓影被分到变电检修一工区综合自动化班。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她以全票当选班组技术员。担任班组技术员后,李晓影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每一分钟,研究所有变电站的图纸、接线方式和保护设备,学习新技术、新方法。2009年,李晓影作为保定唯一代表,参加了“国网继电保护大赛”省公司选拔赛。经过4轮选拔,她在全省4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闯进前八名。2010年10月,在中电联组织的厂站端调试检修员比赛中,她与同事联手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用成绩证明实力

  2008年,该公司大力开展班组建设,鼓励员工围绕本职岗位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作为班组的技术骨干,自然少不了李晓影的身影。在她的带领下,该班员工从安全生产、日常培训、作业方法和流程等方面入手,取得了 “直流分电屏典型大修作业指导书”、“无源电流检测仪”、“一长+一员培训法”等21项创新成果。

  由于李晓影在本职工作、专业技术和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2010年8月,保定市总工会批准成立了以李晓影名字命名的“晓影创新工作室”。“晓影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后,她积极吸纳工区各班组的“创新明星”作为小组负责人加入“创新工作室”,制订了管理制度,并按月召开创新工作例会,针对具体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方案。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一个个创新成果诞生了。“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是李晓影和她的团队创新工作的真实写照。

  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取得各类创新成果280多项,其中,8项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成果获省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108项成果在该公司创新评审中获奖。其中,“刀闸触指压力测试仪”的研发,填补了河北南网高压隔离开关状态诊断和检修维护的空白。

  2012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到省公司调研,李晓影作为创新明星向中央领导介绍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同年,“晓影创新工作室”被省总工会挂牌,李晓影也被省总工会评为河北省“能工巧匠”。                  (张圳伟)

  

黄庆:建功立业排头兵

  “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被沧电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所感染。无数在岗位上取得成绩的优秀员工,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在学习时刻苦努力,工作时兢兢业业,比赛时逢旗必夺。”这是35岁的黄庆作为青年建功立业的代表在沧州供电公司十届五次职代会上的发言。

  “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省公司“建功立业标兵”、沧州供电公司“金牌首席员工”……几年来,黄庆从一名基层的配电检修工成长为如今的业务骨干,一路走来,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岗位争先苦练功

  对于黄庆从事的配电检修工作,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做好工作的基础。2008年7月,时值酷暑,为备战中电联首届配电线路工技能大赛,黄庆每天早上6时起床,爬电杆、上变台、装横担、打拉线,上百遍动作不厌其烦地重复。训练中,为了争取最快时间完成操作,他用力过猛扭伤了脚,脚肿得像馒头,一动就钻心的疼,但他强忍着剧痛坚持训练。正当训练最紧张的时刻,他不到一周岁的儿子因患小儿疝气住了院,急需手术。可是,他只对爱人说了一句,“手术结束后给我来个电话。”

  2008年10月28日,在强手如林的全国配电线路工比赛中,黄庆和他的队友勇夺团体第四名,同时黄庆还取得个人比赛第八名的好成绩,为省公司争得了荣誉。

技术创新拔头筹

  走上管理岗位后,黄庆深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2010年,他从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拓展带电作业三类、四类项目,开发研制的“旁路作业法更换(检修)柱上10千伏配电设备”科技项目获得省公司2010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填补了沧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领域的空白。

  黄庆还积极参与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完成了“配网标准预制件”技术创新项目,弥补了冬天混凝土现浇工艺的不足,从技术上支撑了安全生产。

社会责任牢记心间

  2011年11月,第13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沧州举办,美轮美奂的文艺表演让狮城百姓一饱眼福。可是在场外,身着“国家电网”标志的供电人却在严阵以待。当时黄庆正因病住院,所以此次保电工作领导没有安排他。可在艺术节开幕的前一天,黄庆却从医院跑到了保电现场,与同事们一遍遍敲定保电方案,巡查线路,消除缺陷。经过共同努力,此次保电工作受到了沧州市政府和客户的高度好评。

  “干上电力,就要爱上电力。”这是黄庆常说的一句话,在这句话的背后,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他愿肩负着这一重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张淑颖)

  

冯占国:不知疲倦的“创新师傅”

  在安平县供电公司,只要一提起“冯师傅”,大家不约而同地就会想到那个能钻研、肯吃苦,整天痴迷于创新的能工巧匠——冯占国。多年来,他通过不懈努力和累计多达46752次的大量科研实验,先后完成了10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应国家科协主席周光召的邀请,他连续两届参加“中国科学家论坛”大会,并参与起草国家“报警监控监测”检测标准,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身为安平县供电公司京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占国在电力电子技术行业里不断刻苦钻研、超越自我。在他辛勤工作的背后,留下的是一串串美好的记忆和丰硕的成果。1987年研制的“防窃电电度表”、1991年研制的“高压线路接地故障遥测仪”、1993年研制的“自动售电器”、2006年研制的“10千伏线路故障检测仪”、2007年研制的“JK-2电力设备防盗报警器”、2008年完成的“AF-3型无线用电监控系统”、2009年研制的“DDS268型高精度电度表”等多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源于他对事业的一腔热情和对工作的默默坚守。每一项成果不仅为国家、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而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熟悉冯占国的人都知道,他一干起工作来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没有停歇的时候,永远不知疲倦。在他工作的时间表里,极少有周末和节假日这个概念。2005年至2007年间,变压器被盗现象还比较普遍,一向爱钻研的冯占国开始了电力防盗报警器的研制,用他自己的玩笑话说:“是那些盗窃份子激发了我的灵感,我要感谢他们。”他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刻苦钻研,2007年终于研制成功了变压器防盗报警器,该产品一经安装应用,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报警器报警速度快,出警及时,至今没有一台安装这一报警器的变压器丢失。2010年1月12日23时,又是防盗报警器帮了大忙,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现场抓获了9名变压器盗窃团伙,有效保护了电力设施,打击了盗窃分子的嚣张气焰。

  早在2009年,冯占国发现在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装置中,普遍存在电磁耦合灵敏度低、计量精确度不高等情况。为此,他针对这一问题,先以产品的材料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了冶金工业部上海钢研所,开始了与他们的合作之路。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各种资料,上网浏览相关信息,一看就到夜里两三点钟那是常有的事。历时2年,经过12600次例行试验,一种非晶态纳米晶体材料终于研制成功了,用此材料加工制作的电流互感器内阻小、反应快、过载能力强,大幅提高了电能计量精确度。该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和创新点于2011年6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中央电视台第4频道和第10频道还先后对该互感器进行了专题报道。凭着冯占国多年的付出和专业技能,他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的“电子技术鉴定专家”,被衡水市评为“十大金牌工人”,并多次被授予市、县“科技标兵”、“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张建)

  

陈云辉:“创新之星”

  一个够普通的人——相貌平平,言语不多;一个够普通的岗位——县级供电企业营销部专责。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业绩。他在省市公司专业知识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多次获奖。他还被评为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衡水市第三届“金牌工人”。他就是故城县供电公司 “创新之星”陈云辉。

能人更是有心人

  在故城县供电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厅内,陈云辉的创新成果最多,身边的同事们常常开玩笑称他为“创新成果专业户”。“其实,创新是一种习惯,在工作中养成留心细节、发现问题的习惯,才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改革创新。”这是陈云辉日记中的一句话。陈云辉是能人,更是有心人。有一次他路经营业大厅,看到收费窗口前客户排成了长长的队伍。上前一打听,原来是缴费时很多客户记不住SG186缴费模块中自己新的客户编号,查姓名,又可能会出现重名,所以延长了缴费时间。这下又触动了陈云辉那根儿敏感的创新神经,他想,就是因为客户编号不经常使用而造成客户记不住,何不利用客户电话号码查询客户缴费信息。于是,“SG186客户用电信息电话号码查询法”在陈云辉的手中应运而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正是凭着“有心,用心”,陈云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被同事们誉为 “创新之星”。

厚积薄发,“能”从学中来

  “有问题,找小陈儿”,这几乎成了陈云辉身边同事们的一句口头禅。来到这位能人的办公室,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排排专业书籍。陈云辉风趣地说:“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还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创新成果呢。”陈云辉的“能”,就是以人为师、以书为师不断积累来的。参加工作后,他勤学苦练,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不仅很快取得了农网配电营业高级工和装表接电高级工技术资格,还先后攻读了大专和本科,取得了省技能鉴定中心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电能表修校工考评员资格。在学习中,他注意总结提炼,在《农村电工》发表了《浅议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调整》论文,并多次荣获技能竞赛大奖。

能者多劳  何悔之有

  陈云辉兼任衡水供电公司企业培训师,主要讲授《电工基础》、《电力系统》等多门专业课程。2009年,面对该公司全体农电工持证上岗的培训任务,他不辞辛苦地奔波在各供电所之间,每天坚持在讲台上站8个多小时授课。几天下来,嗓子哑了,嘴唇起了火泡,每天晚上回家都是一身的酸疼。功夫没有白费,按照省公司进度,2010年故城县供电公司全体农电工通过了河北省农村电工持证上岗考试并获得上岗证书。

  陈云辉的同事小刘说:“最近农排改造工作忙,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回来再根据现场运行情况编写制度、总结经验,陈师傅3天只睡了10个小时。”笔者这才注意到陈云辉眼神里掠过的一丝疲倦,便半开玩笑地问他:“累不累,后悔做这工作吗?”陈云辉说:“能者多劳,是光荣,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何悔之有。”                             (蒋鑫   栾新朝)

相关链接